机构动态

    键盘学习之利弊分析

    2009-12-12

  • 1.手指准备好了吗?
     

    在孩子小肌肉尚未发展完全时,键盘弹奏容易让孩子因挫折感而失去耐性。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  2.心动再行动吧!
     

    美国研究发现,孩子学琴四年而停止的比例高达80%。
    幼儿学乐器是父母心愿,而非孩子乐趣导向,因此,学琴至小学三年级左右以,常因课业压力大,孩子出现疲乏,父母也跟着妥协。
    奥尔夫教学开发孩子的肢体,通过全身学习音乐,引发孩子高度的学习乐趣。在如此形式学习下的孩子,多数能跨越课业压力,甚至让弹琴成为抒解压力的活动,从此音乐将以各种形式持续学习至高中、大学…,滋养生命。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  3.不爱练琴≠不爱音乐
     

    有些孩子因控制能力较弱,键盘弹不好而引起挫折,或因个性好动而无法专注练琴,导致父母与老师误判孩子不爱音乐。殊不知是选择入门方式的失当,而非孩子不喜欢音乐呢!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  4.让生活充满音乐
     

    美育把枯燥的乐理,变成音乐、舞蹈、戏剧、文学、图画的统整性艺术呈现,使得孩子接触音乐不只是为了往后的乐器学习,而是帮助他能欣赏音乐、享受生活。不管键盘、弦乐、管乐孩子样样都能通,音乐最终将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份。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  5.乐器学习没有捷径
     

    冒然学钢琴就如同不会听英文、不会说英文、不会读写英文就要做英文打字般的困难,然而英文的26个字母尚可分辨,反观琴键仅有黑白之分,数量却有88键之多,却要以十指符合旋律与节奏此起彼落地弹奏,将心比心想想看,这对孩子来说实在是不容易啊!
    美育通过奥尔夫教学,做全身音乐的开发,让孩子能歌善舞;只要坚持完成两年的音感、乐理…等音乐元素学习,一但学钢琴,只要一年的时间,甚至可以超越学琴2、3年的孩子,对家长而言省了钱,对孩子来说更提高了自信。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  6.别让学琴成为孩子的恶梦
     

    以团体音乐班的方式学习小肌肉操作的键盘乐器,虽可让孩子获得基本的弹奏能力,但缺乏个别指导,孩子往往为了配合团体的进度与弹奏的速度,而导致手指姿势不良、不通过视谱弹奏、为了看手而勉强背谱的恶习,如此一来,将造成孩子学习障碍因而无法好好的持续学习。